刊讯 |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6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
《语言教学与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已经发展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研究、语言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发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习得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稿件。
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国内统一刊号:CN11-1472/H
国际标准刊号:ISSN0257-9448
国内发行代号:2-458
国际发行代号:BM17
目 录
1 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汉英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
12 活动调节对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影响
21 翻转课堂“三步十环节”班级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以商务汉语翻转学习为例
31 汉语旁格宾语的实现机制及其语法后果 ———以“吃食堂”为例
44 现代汉语“V心理 +死”句的主宾可易位分析
54 试论“对于”句的语法意义
65 修辞构式“一量名”的生成基础与机制 ———兼论修辞构式生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78 “这话说的”的负面评价立场表达功能及其形成动因
88 “合作”的词汇化 ———兼论现代汉语中“合 V”类谓词的形成
101 流行词“吐槽”语义泛化解析
109 基于多元学术理论的语言教学与研究前沿探索 ———“语言教学与研究前沿论坛暨《语言教学与研究》 创刊40周年庆典”会议综述
封二《语言教学与研究》在2019年期刊评价中再获佳绩
77,108简讯
摘 要
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汉英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
何清强 王文斌 吕煜芳
提要:汉英篇章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者篇内句、回指代词以及关联成分等的数 量不同。汉英存在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语言的句子进入篇章前后其结构发生变化 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数量统计分析显示,汉英在以上三个指标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上的显著性。本文通过汉英互译测试,考察了汉英篇内句特点与英语母语者汉语二语篇章构 建规则习得的相关性,发现存在两个主要习得特点:与标准值相比,中高级水平阶段的汉语学 习者对篇内句数量和回指代词数量的控制都不够理想,其原因均与母语负迁移相关;在关联成 分的使用上,只有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才能摆脱母语的干扰,他们不但能了解汉语篇章的关联 成分少于英语,而且能在汉语篇章构建过程中自觉控制其数量。
关键词:叙述体;篇内句;汉英对比;二语习得
吴柳
提要: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考察了活动调节中不同目标导向和主观能 动性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影响。实验选取40名韩语母语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信息差”方式的口语表述活动来获取数据,采用2×2×2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析数 据。结果表明:活动调节可以提升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者的目标导向和主观 能动性均会影响口语表达;在四种组合类型中,“掌握型目标导向+主导角色”最有利于学习者 的口语表达。
关键词:活动调节;目标导向;主观能动性;第二语言习得;口语表达
沈庶英
提要:翻转课堂主要围绕在线自主学习和班级课堂学习两个环境展开。设计和实践“三步 十环节”的班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转”回班级课堂的友好学习环境,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 课程的再造和知识的深化及学习者能力的提升。“三步十环节”教学模式由“聚心、放手、收口” 三大步骤和“进入教学、自学反馈、探究引导、任务单讨论、微项目讨论、实践汇报、互动点评、课堂 反思、本课总结、布置任务”十项课堂组织环节构成。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 保证真实的在线学习、科学合理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关键词:翻转课堂;班级教学;三步十环节;商务汉语
汉语旁格宾语的实现机制及其语法后果———以“吃食堂”为例
李劲荣
提要:本文立足于构式的及物性视角,以处所宾语为例讨论旁格成分做宾语现象。文章的 主要观点是:动词的作用在于指示事件图景,处所成分做宾语是由构式决定的,构式的及物性特 征要求其宾语成分必须凸显。这能证明宾语的性质是处所宾语而非受事宾语,也能证明构式的 意义是如何浮现出来的,因为有一系列句法语义特征作为依据。该构式在于确认某种行为方式, 表示的是特殊“现象”而非具体“事例”。
关键词:旁格宾语;实现机制;语法后果;构式及物性;“吃食堂”
现代汉语“V心理 +死”句的主宾可易位分析
王连盛 吴春相
提要:文章对“V心理 +死”主宾可易位动补结构形成条件和动因进行了探究。在“S+V心理 + 死+O”结构式中,文章发现能够进入这一结构式的心理动词均具有“双能”的特征。与主宾语相 关的语义角色为感事和当事,其中感事可由第一、第三人称代词和表人名词充当,当事可为第二、 第三人称代词和表人、表物名词。而且,由第一人称代词到第三人称代词/表人名词再到第二人 称代词/表物名词,自动性不断减弱,使动性逐渐增强。除此之外,还需要程度补语“死”才能最终 形成这一特殊结构。至于形成动因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话题延续性”规则与说话人视角转换 需求的双重制约,二是满足评价立场表达的需要。
关键词:“V心理 +死”;主宾易位;形成条件;说话人视角;评价立场
试论“对于”句的语法意义
李秉震
提要:现代汉语中,“对于”是个高频介词,关于它的语法意义,学术界多认为表示对待关系。然而,何为对待关系? 至今都没有明确的阐释。本文在考察“对于”句的形式类别和语体分布的 基础上提出,所有类别的“对于”句都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有关,而介词宾语在语义上就是诱发人 们心理活动的因素。“对于”句和“把”字句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表达“诱因—结果”情境,而后者 表达“致因—结果”情境。
关键词:“对于”句;“诱因—结果”;“把”字句;“致因—结果”
修辞构式“一量名”的生成基础与机制
———兼论修辞构式生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邱 莹 施春宏
提要:本文基于互动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来探讨修辞构式“一量名”的生成基础与机制。文 章首先使用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分析了修辞构式“一量名”中构件“量”和“名”之间的语义依存关 系,阐释了该修辞构式的生成基础。接着,基于构体对构件的“招聘”和构件向构体“求职”的双向 合力互动视角,解析了构式的生成过程,进而概括了两个子构式“一量错位 名”和“一量移用 名”的不 同生成机制。文章最后延伸讨论了修辞构式生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修辞构式;语法构式;一量名;物性结构;生成机制;可能性和现实性
“这话说的”的负面评价立场表达功能 及其形成动因
方 迪
提要:本文采用互动的视角,考察独立使用的“这话说的”的立场表达功能及其形成动因。“这话说的”属于回应性成分,在实际使用中表达负面评价立场;其立场可以针对话语内容,也可 以针对话语的合适性。针对话语内容时,“这话说的”带有后续句,表达对立观点、对对方预设的 否定,或对对方推论的质疑;针对话语合适性时,可以带有后续句,寻求对方的解释,也可以不带 后续句,终结当前话题。“这话说的”的负面评价立场功能,一方面是受礼貌原则的驱动以及语境 吸收的强化;一方面是由于言说动词“说”的特殊性,即用于元语性的评价。后一方面因素导致了 “这话说的”在“这 NV的”构式群中的独特性。
关键词:“这话说的”;评价立场;会话模式;礼貌原则;言说动词
“合作”的词汇化———兼论现代汉语中“合 V”类谓词的形成
黄瓒辉
提要:本文分析“合作”的词汇化过程,同时讨论现代汉语中“合 V”类谓词的形成。本文认 为“合作”成词的年代较晚,在明清时期完成其由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在“合作”由短语到词的 发展过程中,“作”表示的具体行为动作义逐渐减弱是其发展的关键。本文详细描述了促成“作” 的具体行为动作义减弱的语境条件。对于现代汉语中相对开放的“合 V”类谓词的形成,本文认 为部分是汉语史上已有“合 V”的重新分析所得,部分则是已有“合 V”组合的结构类推而致;而语 义指向上的变化则跟汉语语序演变的整体格局是一致的。
关键词:“合作”;词汇化;“合 V”;集合性谓词;重新分析;类推
流行词“吐槽”语义泛化解析“
张怡春
提要:本文在语言观察和数据统计基础上解析日语“吐槽”借入汉语后的语义泛化问题。“吐槽”语义泛化促使“吐槽”本土化、“吐槽”构词能力和组合能力发生变化,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语 言负面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新词与固有词的抉择问题、本土化新词继续动态观察的问题、 日本动漫文化对汉语词汇影响问题。
关键词:吐槽;流行词;语义泛化;本土化
本文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往期推荐
语言学心得
分享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心得与感受
今日编者:小王爱学习
审 核:心得小蔓
在看“语言学心得”+1